聚氨酯保温材料有毒吗?
2023-11-18 01:30:12 来源: www.0880412.net 作者: 开云登录网页 1
聚氨酯保温材料广泛铺装在建筑物或管道表面,用以隔热保温。聚氨酯保温材料无毒无害,它的源

  聚氨酯保温材料广泛铺装在建筑物或管道表面,用以隔热保温。聚氨酯保温材料无毒无害,它的源料聚氨酯最早由德国发展使用,是一种无毒无污染的塑料产品,用途很广。下面我们请专家解读聚氨酯保温材料是不是有毒。

  聚氨酯成品固体无毒:聚氨酯是1960年代从德国发展起来的新兴高分子新材料,被誉为第五大塑料,具有橡胶、塑料的双重优点。聚氨酯原液有毒,固体材料无毒,用途非常广,能代替橡胶,塑料,尼龙等,冰箱冰柜的保温材料是聚氨酯硬质泡沫,聚氨酯弹性体可以做人造血管和心脏瓣膜,氨纶制做衣服,氨纶也是聚氨酯,其学名叫聚氨酯弹性纤维。

  聚氨酯保温材料无毒:聚氨酯保温材料是由异氰酸酯做成预聚体,然后和扩链剂、发泡剂等反应而成的泡沫材料,成品中就没有游离的异氰酸酯,如果能闻到味道那必然不会是异氰酸酯的,有很大的可能性是脱模剂的分散相的味道,而分散相一般还是有些毒性的,应慎重处理。建议用医用酒精清洗,阴凉避光通风处晾干直至无味道之后,再放置一到两个星期再使用。

  聚氨酯泡沫的合成要使用到多元醇、异氰酸酯、表面活性剂、催化剂、发泡剂及一些功能性添加物

  1、多元醇和异氰酸酯一般是完全反应形成高分子固态物质,没有挥发性,也基本无残留

  2、表面活性剂和催化剂是不参与反应的,会留在泡沫中慢慢散发。室温下散发量很小,但高温环境会加速挥发,所以新车爆晒后有很重的气味。

  现在已经有反应型的表面活性剂和催化剂,反应接入高分子链段中,不会游离出来的。

  3、发泡剂分化学发泡剂和物理发泡剂。化学发泡剂是水,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无气味;物理发泡剂是低沸点物质(加热时由液态转变为气态),反应结束后基本已经挥发殆尽,对生产人员有害,但是到用户手中时已经基本没这些物质了。

  4、另外若使用的原材料劣质,纯度低,本身气味就大,产出的产品自然气味也重

  任何的化学产品都不能够确保100%纯度。布料也有气味有化学残留,要清洗后使用;聚氨酯产品应尽量通风散味后使用。

  比如市面上所谓的天然乳胶,是纯天然的吗?橡胶树脂搅一搅就能变成乳胶枕头?床垫?别天真了!!乳胶的生产除了树脂外还需要添加表面活性剂(泡沫都需要这东西才能稳定),硫化剂,催化剂等等。

  聚氨酯保温材料的主要成分是碳、氢、氧和不到10%的氮,在其燃烧气体中通常能找到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水,以及低浓度的其他氧化产物和氰化氢。实验证明:聚氨酯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气体并不比我们常见的含氮元素的物质多,如羊毛、晴纶,合成木材等。用聚氨酯硬泡和软泡材料制造成的一样体积的样条在此条件下生成的分解产物与木材燃烧时产生的危害物质强度相当,而比规定的燃烧条件下毛毡和皮革产生的危害物强度低。由国外对火灾死亡事故案例的统计分析,一氧化碳中毒致死比例超过90%。同样根据波士顿消防队关于开放式火场的大气氛围中有害于人体健康的物质的经验,没有观察到燃烧气体中氢氰酸和氮氧化物达到可能会引起严重中毒的数量。

  近年来,硬泡聚氨酯外墙外保温材料着火事件时有发生,远的如2010年上海静安区胶州路“11.15特大火灾事故”,造成58人死亡、71人受伤。近的如2014年4月21日大连星海广场亿达杰特公寓着火,也是聚氨酯发泡材料惹的祸。

  实际上聚氨酯燃烧时释放的气体主要是一氧化碳和含氮氧化物;只有在氧气不足的燃烧情况下,才会因为遇热分解,产生氰化氢。

  尽管氰化氢的毒性远大于一氧化碳,但实际的火灾中,主要的死亡原因还是一氧化碳导致的内窒息。1987年,德国亚琛工业大学的Einbrodt试验了很多材料在不同的燃烧条件下的致死情况。在4000例试验中,有92%的死亡由一氧化碳导致;2%是由于氯化氢气体;2%原因不明;只有4%是涉及到氰化氢——还是在一氧化碳的共同作用下。在比较试验中,研究人员发现,关于燃烧产生的烟雾的毒性,聚氨酯硬质泡沫和不含氮的材料是相似的;合成材料和天然材料也是相似的。

  同时,上的资讯表明,氰化氢气体在空气中达到每立方米300毫克浓度的情况下,才能在10分钟之内杀死一个人。因此,很难说氰化氢就是聚氨酯材料火灾致死的元凶。

  但是,包括一氧化碳、氮氧化物、氰化氢等有毒气体在内的烟气确实是火灾致死的根本原因。据火灾机理专家、北京城市系统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朱伟表示,火灾遇害者中大部分是因为烟气致死。所以,如果高层建筑的硬泡聚氨酯保温层发生火灾后,还是得有正确的自救方式。如用湿毛巾或湿衣物捂住口鼻,是逃跑时防护浓烟的有效手段。假如没有这么多东西,就只能尽量匍匐前进,躲开浓烟。